發布者:衡盛糧儲機械
發布日期:2022-12-01通風地籠兩端設置的大、小筋以及籠身上沖壓的孔眼長方向呈徑向排布,均可起到增加承壓強度、良好地保持穩定性的作用。地上通風地籠是糧倉底部通風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適用于無底下槽的房式糧倉和露天散裝糧垛,在上面堆入糧食后與風機連接,可使空氣流均勻通過糧堆,對糧食實施降水,降溫、劑熏蒸,起到調質,排除殘毒和異味等多項作業。
通風地籠適用于小麥,玉米,稻谷,大豆等長期存儲,地方大型糧庫的理想通風設備,用于房式倉和露天散裝糧垛,可使空氣流均勻進入糧堆,對糧食實施降溫,降水,劑熏蒸,氣調,調質,排除殘毒,異味等多向作業。其產品造型美觀大方,結構正確,防止腐蝕,防化學反應,抗擠壓,不漏糧,安裝省時省力,收存方便,使用壽命不錯等特點。
通風地籠為倒U字形。外形尺寸為(1000*340*500mm)和(1000*260*400mm)二種。兩端向外翻邊20mm。采用厚冷軋鋼板。每米風道用三根和二根拉筋固定。通風地籠提供各種通風道設計雙啟橋式、魚鱗式地上通風道、地下通風道(地上、下通風籠)是根據我國儲糧、保糧等長期反復試用實驗所取得理想產品。其產品造型美觀大方,結構正確,抗擠壓,不漏糧,安裝省時省力,收存方便,使用壽命不錯等特點。
我國作為糧食大國,用糧、產量都占大數,但我國的糧食浪費也嚴重,一般情況下糧食在收下以后都會先儲存一段時間以后再去投入市場進行銷售,很多糧儲企業在這段時間內由于糧儲技術不當、或是設備落后導致糧食發霉、變質。所以對于通風地籠的使用重要。
糧食的通風設計使關鍵,我們設計的糧庫的通風方式是自然通風方式,既是在倉的頂部有一個圓形的通風口,進行糧庫內部的空氣交換。在糧庫頂部多出一部分,主要的作用是便于糧庫通風通道的通風,便于空氣流動,帶走糧食的水分。但是這種自然通風方式實用于經濟不發達,受電力制約多的地方,這種糧庫較矮,屬于臨時性儲存糧食的糧庫,且采用自然通風的方式,就給糧食的倉貯帶來相應的困難,只能在糧食入倉前進行涼曬,待水分到一些程度后方可入倉貯存,有時也會帶來很多不便。
但相對于農村來說,對于安裝簡單,使用方便來說,這種自然通風還是利大于弊。糧庫的直徑設置成6m,內通風道的直徑為3m,裝糧部分為A直線部分,根據設計糧庫經驗來看,儲存糧食部分的直徑一般在1.5m左右,所以通風通道的直徑設置為3m,不僅符合小型裝配式糧庫的設計理念,同時確定了空氣和糧食的接觸面積,愈能確定糧庫的整體穩定性和防潮防濕實用性。
通風地籠軸流風機通風時間的選擇:
1、通風地籠軸流風機次通風時間要選在白晝,由于氣溫和糧溫相差大。以減小糧溫和氣溫的差異,減輕結露的發生。以后的通風盡量選在晚上進行,因為本次通風是以降溫為主,晚上大氣濕度相對偏高、溫度較低,這樣即減少了水份損耗,又充足利用了晚上的低溫,提升了降溫效果。
2、由于軸流風機的風量小,用軸流風機進行緩速通風時。另外糧食是熱的不良導體,通風初期容易出現個別部位通風緩慢,隨著通風的繼續進行全倉糧溫會逐漸平衡。
3、并且入到倉內的糧食需要及時清掃自動分級造成的雜質區,進行緩速通風的糧食需要經過震動篩的清理。否則易造成局部通風不均。
4、甚至表層糧面輕微結露,用離心風機通風初期有可能會出現門窗、墻壁結露。只要停止風機,打開窗戶,開啟軸流風機,需要時翻動糧面,將倉內的濕熱空氣排除倉外就可以。而用軸流風機進行緩速通風就不會出現結露現象,只會出現中上層糧溫緩慢上升,隨著通風的繼續進行糧溫會平穩下降。
通風地籠是很好的糧庫通風設備,可以使空氣流均勻進入糧堆,的對糧食實施降溫、降水、劑熏蒸、氣調、調質、排除殘毒、異味等多向作業。但在使用之前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方能使通風地籠達到理想的通風設備。
1、在通風之前,需要檢查好通風道是否通暢,管道的銜接是否,電機的運轉是否正常等。
2、在通風的過程中,要采用定點抽樣檢測方法。通常,在糧堆的中層平均風量處的溫度設置上測溫點,在糧堆的局部發熱部位或者是局部水分偏高的位置上也要設點。溫度需要每隔4小時測定一次,水分在通風開始與結束時分別測定一次。通風降水時的溫度與水分要至少每隔8小時測定一次。進行通風調質時,溫度需要每隔4小時測定一次,水分的測定時間間隔要根據需要增水分量的大小來確定。如果增水量小,就每隔2小時測定一次,如果增水量大,則大間隔為8小時一次,要注意不可以過度增水。
3、在通風的過程中,前兩天會出現糧堆表層溫度和水分上升或者糧面局部出現結露現象,面對這種現象,需要繼續進行通風,原因就是采用壓入式通風,風向是由下而上進行送風的,隨著通風時間的增長,糧食通風地籠糧堆內的溫度、濕度、水分均會上移而引起表面溫度和水分的升高。
下一篇:沒有了